腳踝扭傷 要怎麼診斷和分級,此外我是骨折高風險族群嗎? 有哪些檢查可以幫助進一步診斷嗎?

踝關節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通常是因為扭到時關節未收緊,導致足部骨骼錯位。嚴重程度可分為不同等級。治療方式視傷害嚴重程度而定,可能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修復。早期診斷、準確評估和正確治療對康復至關重要。超音波檢查可協助評估軟組織損傷,而核磁共振則用於骨骼和深層組織檢查。

腳踝扭傷 是運動中常見的傷害,嚴重程度可分為不同等級。治療方式視傷害嚴重程度而定,可能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修復。早期診斷、準確評估和正確治療對康復至關重要。

一、腳踝扭傷的常見情況

腳踝最常見的受傷原因是因為踩地時,足部肌群沒有收緊,導致足部的骨頭處在鬆動的情況下所引起的扭挫傷。

依據不同受傷方向分類,常見的情況有
  • 足外翻
  • 足內翻
  • 中軸方向的扭傷
  • 高位足扭傷
20250724-xcldc
足踝扭傷的類型
另外,依據臨床嚴重程度加以分類,又可以分為三個等級
  • 第一級
    • 韌帶纖維稍微拉傷和微撕裂
    • 腳踝周圍輕微壓痛、輕度瘀傷和微腫脹
    • 站立負重時通常不會痛
    • 檢查時無不穩定
  • 第二級
    • 韌帶部分撕裂
    • 腳踝周圍中度壓痛、明顯瘀青和腫脹
    • 站立負重時有輕微疼痛
    • 關節輕微不穩定
  • 第三級
    • 韌帶完全撕裂
    • 腳踝周圍明顯壓痛、嚴重瘀青和腫脹似麵龜
    • 站立負重時劇烈疼痛,無法踩地
    • 檢查明顯不穩定
依據上面兩種分級方式,可以初步推估容易受傷的部位以及可能可能需要修復的時程。
20250724-tc7s5
程度分級

二、腳踝的解剖構造

組成腳踝的骨頭很多,可以分為

  • 足踝 – 脛骨、腓骨
  • 近端 – 距骨、跟骨
  • 中足 – 骰骨、舟狀骨、鍥狀骨
  • 遠端 – 趾骨、蹠骨
20250724-wjjmc
足部骨頭結構

骨頭與骨頭之間由許多韌帶相連結形成微動關節,當肌肉沒有收縮或是足部未受力時,整個骨頭相互之間可以相互活動的,但是一旦加上重量以及肌肉收縮牽拉後,骨頭間的收立或是不平整處就會互相卡死,組成一個穩定的構造。

當腳踝不處於鎖死情況下落地,可能會發生扭到,通常這種情況下受損的的雞群或是韌帶都是負責主要足弓或是維持張力的肌肉(例如:前距腓韌帶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跟腓韌帶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CFL)、腓骨長短肌,脛後肌……等)。

20250724-gbckt
常見腳踝肌肉(還有屈趾長短肌及足底、足背肌群未列入)與數不清的韌帶

三、一般常見的檢查與評估受傷程度的方式

腳踝扭傷最重要的評估有兩個切入點

  • 發生的原因及受力方向
  • 臨床檢查相關壓痛及腫脹的程度和部位
有經驗的醫生利用上述的資訊在加上渥太華關節規則(Ottawa Ankle Rules)即可做出是否有骨折的可能性。

為何這些基本檢查這麼重要,原因在於85%以上踝關節受傷後接受影像學檢查”無法顯示出骨折”,因此經過研究整理出了渥太華關節規則(Ottawa ankle rules)

將踝關節損傷分為踝部及中足部(足弓),通過病史及理學檢查判斷患者是否需要進一步X-ray檢查(或是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其內容包括:

(一)踝部檢查陽性指徵:

  • 脛骨遠端近踝頂端後側緣6cm範圍內或內踝頂端的骨頭有壓痛
  • 腓骨遠端近踝頂端後側緣6cm範圍內或外踝頂端的骨頭有壓痛
  • 受傷後即刻或在急診科時患肢無法支撐身體重量(走4步)

(二)足中部檢查陽性指徵:

經臨床驗證,其對踝部及中足部(the ankle and mid-foot)骨折的敏感性特高(~100% sensitive),其標準是足中部(足弓)疼痛合併下列一項:

  1. 第5跖骨基底部壓痛
  2. 舟狀骨壓痛
  3. 受傷後即刻或在急診科時患肢無法支撐身體重量(走4步)
20250724-vl7rm
渥太華關節基本規則

除此之外,渥太華關節規則不僅用於成人,也可用於5歲以上的小朋友,此准則可以減少骨折漏診率。此外進一步當我們懷疑有骨折時,針對不同的角度加以拍攝X光可以提升發現受傷的準確率。

另外,有以下幾種狀況應該要另外考慮:

  • 有其他部位的疼痛可能引起轉移,導致局部評估失準
  • 在腿部有感覺異常須懷疑有神經受損
  • 嚴重的局部腫脹,使得無法輕易的觸診時,也需仔細評估

其他注意點: 自內/外踝(脛骨/腓骨遠端)至往上 6 公分均需完整觸診以評估壓痛以及在18歲以下的患者因為生長板或是表達問題需要更加小心評估。

20250724-xd0df
腳踝X光,可以發現許多骨骼重疊,造成輕微骨折難以發現
超音波檢查評估軟組織或表面微骨折

利用超音波評估解腳踝扭傷可以有幾個好處

  • 直接快速觀察軟組織 – 韌帶、肌腱受傷情況
  • 可以在腳活動狀態,觀察腳踝相對穩定性以及韌帶微小的撕裂傷
  • 可以觀查是否有積水或是血等情況
  • 可以直接輔助準確注射或是震波等治療

針對不同程度的組織傷害,在後續治療上的選擇、護具的需求、修復時間(從數周到數個月)、復健動作安排上都會有顯著的幫助。

20250724-9vhx9
前距腓韌帶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
超音波下可以評估撕裂程度的差異
核磁共振檢查評估深層軟組織、關節間構造或是骨內發炎水腫

當患者有長期疼痛問題且理學檢查、超音波檢查、X光結果都無法解釋相關症狀或是經過檢查後認為病灶在較深層的中心部位,這時候應考慮安排核磁共振精密評估,依供後續治療計畫參考。

20250724-k52jr
核磁共振檢查,可以見到骨水腫或是深層軟組織的受損情況

結論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中常見的傷害,嚴重程度可分為不同等級。治療方式視傷害嚴重程度而定,可能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修復。早期診斷、準確評估和正確治療對康復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

想更進一步了解療程?這些方式幫你快速找到答案!

🔹取得專屬建議

  • 加入官方 LINE|由團隊協助你初步評估
  • 填寫療程需求表單|我們將提供個人化建議
  • 了解常見問題與療程風險|建立完整知識架構

🔹療程內容快速導覽

  • 神經肌肉超音波檢查|超音波導引注射|針刀|肉毒止痛
  • 頸動脈超音波|幹細胞|再生醫學|TAME
  • 局部抽脂|電音波|微針電波|肉毒

🔹治療據點與服務地區

  • 雙北 & 三蘆
  • 雙北疼痛|雙北局抽 | 雙北醫美
  • 三蘆疼痛 | 三蘆局抽 | 三蘆醫美

▶ 【點我前往完整資訊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