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邊神經痛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的評估、準備、流程、照護、注意事項與風險

糖尿病周邊神經痛(Diabetic Neuropathy Pain, DNP)是一種因長期高血糖或因血糖波動導致神經缺血、發炎與髓鞘損傷而產生的慢性疼痛問題,除了藥物控制外,目前有數種介入治療可以評估,期望達到「降噪 + 部分修復」的目標,參考如下

  • 肉毒桿菌素皮內注射
  • PRP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 葡萄糖水神經水解
  • 維生素 B12 神經營養注射

但要讓治療安全有效,必須依循完整流程與注意事項,以下是參考的作業步驟。


一、肉毒桿菌素注射的評估:安全與療效的第一關

  1. 確認診斷
    • 透過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微絲觸覺、音叉震動覺、針刺痛覺)以及必要的神經傳導檢查(NCS),確定疼痛來源為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而非局部壓迫、血管疾病或其他神經系統病變。
  2. 範圍與分布測量
    • 標記疼痛範圍與分布密度,作為劑量與注射點安排的依據。
  3. 功能與生活影響評估
    • 評估走路距離、睡眠品質、跌倒風險、足部皮膚狀況等。
  4. 年長者陪同規範
    • 若注射部位為足部且患者為年長者,務必有家屬陪同。
    • 因神經麻醉阻斷後可能暫時步態不穩。
  5. 預期效果與費用說明
    • 清楚溝通治療效果出現的時間:
      • 肉毒桿菌素:2–4 週起效
      • PRP / B12:2–3 個月修復顯著
    • 說明所需劑量與費用,並填寫治療同意書。

二、肉毒桿菌素注射的準備

  1. 治療前清潔與保養
    • 建議患者提前清潔雙腳,並軟化足底皮膚,避免角質影響消毒與注射品質。
  2. 時間安排
    • 為確保治療品質,通常會在術前評估後另行安排注射時間,預留足夠時段與專用器械。

三、肉毒桿菌素注射的流程

  1. 定位與標記
    • 依疼痛分布與評估,標記注射點與劑量分配。
  2. 神經阻斷與局部麻醉
    • 先施行神經阻斷,降低治療疼痛感,再進行局部麻醉(麻效約 30–45 分鐘,最長可達 2 小時)。
  3. 主治療注射
    • 依計畫施作:
      • 肉毒桿菌素(降噪):皮內小劑量多點注射,降低神經末梢過度放電。
      • PRP / 葡萄糖 / B12(修復):促進微循環、減少沾黏、加速神經修復。
    • 施作時使用超音波導引,避開血管與敏感結構。

四、肉毒桿菌素注射的照護

  1. 即時反應
    • 阻斷後步態可能短暫不穩,年長者應有家屬陪同返家。
    • 注射部位可能出現輕微腫脹或酸感,通常數日內緩解。
  2. 療效時間表
    • 肉毒桿菌素:2–4 週疼痛顯著下降,維持 8–12 週。
    • PRP / B12 / 葡萄糖:需 2–3 個月進入修復高峰,部分患者可持續改善 6 個月以上。
  3. 加強療程
    • 可在第一次修復治療後,每週加做一次 葡萄糖 + B12 神經水解,促進血流與神經滑動性,加快修復速度。
  4. 複診追蹤
    • 每 8–12 週回診評估疼痛分數、神經功能與步態,調整劑量或治療組合。

五、肉毒桿菌素注射的術前注意事項

  • 近期有感染、發燒、足部潰瘍者需延後治療。
  • 抗凝血劑使用者需評估出血風險。
  • 有嚴重心臟病、腎衰竭、孕婦或重症肌無力者,須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
  • 糖尿病控制不佳(A1C > 8.5 %)者,建議先改善血糖再施作。

六、肉毒桿菌素注射的術後注意事項

  • 當天建議擦澡:治療當日可用擦澡或淋浴方式清潔,避免注射傷口長時間接觸水。
  • 一週內避免泡水或泡澡:包括泡腳、溫泉、游泳,降低感染風險。
  • 短期抗生素預防感染:依醫囑口服抗生素 3 天,減少局部感染機會。
  • 注射區域保濕:肉毒桿菌素治療後可能出現局部乾燥,建議每日 2–3 次使用低敏保濕乳液或油膏,維持皮膚屏障健康。
  • 避免劇烈運動與長時間站立:治療後 24 小時內盡量避免對足部造成過度負擔。
  • 觀察局部反應:若出現持續紅腫、流膿、嚴重疼痛或麻木惡化,應立即回診。

七、肉毒桿菌素注射的風險

  • 短暫步態不穩:尤其足部注射後數小時內。
  • 局部反應:紅腫、瘀青、酸感,通常數日內緩解。
  • 過敏反應:極罕見,多與藥物成分或麻醉劑相關。
  • 神經暫時性麻木或異常感:多數可自行恢復。
  • 感染風險:嚴格無菌操作可降低發生率。

結論

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的治療,不只是「止痛」,而是要讓神經降噪、恢復傳導、改善生活品質。遵循完整流程與術前術後規範,能大幅提升療效與安全性。


MNSI 自評(單次、不留紀錄)

MNSI 自評(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篩檢)

本問卷約 2–3 分鐘,單次使用、不留任何紀錄。結果僅供自我篩檢與衛教參考,不能取代醫師診斷。

請依「平常情況」回答(是/否)
1. 你的腿或腳是否會感到麻木?
2. 你的腿或腳是否會出現灼熱樣的疼痛?
3. 你的腳是否對觸碰特別敏感?
4. 你是否常有腿或腳抽筋?
5. 你的腿或腳是否會有刺刺/針刺感?
6. 被子或床單碰到皮膚時,是否會使你覺得疼痛?
7. 洗澡時,你分得出熱水與冷水嗎?(回答「否」代表溫度覺下降
8. 你是否曾在腳上出現過開放性傷口或潰瘍?
9. 醫師是否曾告訴你,你有糖尿病神經病變?
10. 你是否常常覺得全身無力?
11. 你的症狀在夜間是否比較嚴重?
12. 你走路時腿是否會疼痛?
13. 走路時,你能清楚感覺到自己的腳嗎?(回答「否」代表本體感覺下降
14. 你的腳皮非常乾到會裂開嗎?
15. 你是否曾經截肢?
請先回答完全部 15 題,再按下「計分」。

風險分級建議:0–2 分:低風險(維持控制、每年足部檢查)/ 3–4 分:中風險(建議與醫師討論並進行足部感覺測試)/ ≥5 分:高風險(建議安排完整神經學檢查與治療評估)。


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

想更進一步了解療程?這些方式幫你快速找到答案!

🔹取得專屬建議

  • 加入官方 LINE|由團隊協助你初步評估
  • 填寫療程需求表單|我們將提供個人化建議
  • 了解常見問題與療程風險|建立完整知識架構

🔹療程內容快速導覽

  • 神經肌肉超音波檢查|超音波導引注射|針刀|肉毒止痛
  • 頸動脈超音波|幹細胞|再生醫學|TAME
  • 局部抽脂|電音波|微針電波|肉毒

🔹治療據點與服務地區

  • 雙北 & 三蘆
  • 雙北疼痛|雙北局抽 | 雙北醫美
  • 三蘆疼痛 | 三蘆局抽 | 三蘆醫美

▶ 【點我前往完整資訊入口 →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