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疼痛修復 帶狀皰疹(一) 什麼是帶狀皰疹? 我身體長了水泡或是手會麻痛可能是長了帶狀皰疹嗎?

帶狀皰疹(一) 什麼是帶狀皰疹? 我身體長了水泡或是手會麻痛可能是長了帶狀皰疹嗎?

linwate

帶狀皰疹(皮蛇),是現代社會越來越常見的問題

現代社會裡,在青中年階段,皰疹往往由於過度疲勞以及壓力過大所引起,而老年人以及重大慢性病患者則因為免疫力下降導致潛藏於神經中的病毒再次活化。

台灣的醫療普及以及抗病毒藥物的使用,使嚴重的併發症越來越少發生。然而,發生皰疹當下的神經痛以及後續後遺症相關的神經痛依然是最困擾人們的問題。

什麼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於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感染後雖然外觀痊癒,但是病毒卻會潛伏於人體的神經當中,當我們疫力減弱時,病毒就會活化,多會常沿著單側神經皮節(dermatome)的分布產生疼痛以及紅疹,也就是所謂的“帶狀疱疹”。

帶狀皰疹的相關症狀?

帶狀泡疹常見症狀可見如下

局部半側沿神經分布的

  • 水泡、紅疹、紅腫
  • 痠麻、發癢
  • 刺痛、燒灼或觸電般的神經抽痛

另可見全身疲倦感。嚴重時可見侵犯眼睛、耳朵、生殖器等,最嚴重也會發生病毒侵入腦部、脊椎,進而引起意識障礙、腦炎、半身不遂等嚴重後遺症。

帶狀皰疹相關檢查方式有哪些?

  • 相關診斷以病史和皮膚理學檢查為主,有經驗的醫師透過以上證據即可取得相關診斷。
  • 對於較難診斷的表現或是直接侵犯中樞的感然則需檢查以皮膚病灶水泡的液體、水泡底部刮
  • 搔組織、痂皮檢體或是經由腦部影像以及腦脊髓液來做下一步的診斷。

相關檢測如下:

  • 組織細胞學檢測(Tzanck smear)
  • 免疫螢光染色法檢測
  • 病毒培養
  • 病毒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檢測
  • 血液抗體檢測
  • 腦脊髓液穿刺檢查
  • 腦部或脊髓核磁共振檢查
引用自https://www.msdmanuals.com/professional/multimedia/image/tzanck-test

帶狀皰疹可以預防嗎?

帶狀皰疹無法預防,一旦得過帶狀皰疹終生皆可能再復發,但是施打帶狀疱疹疫苗可降低帶狀疱疹復發的機會以及相關病發症的嚴重程度,因此建議50歲以上以及相關免疫力低下者可以加以注射(保護效果能維持至少5-10年)。

急性帶狀皰疹的口服藥物治療?

抗病毒藥物可以加速皮膚傷口以及水泡的癒合,減少併發症、急性神經炎的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但對減少皰疹後神經痛的效果尚不明確,多數建議於皮膚病灶出現後72小時內使用,若有免疫功能不全或產生嚴重併發症的患者,則改用靜脈注射。

在使用抗病毒藥物的前提下可以搭配類固醇作輔助(可以考慮局部下注射治療,有部分研究指出會有所幫助)。

部分文獻指出抗病毒藥物外用藥膏有效,但並未列入相關治療指引,療效尚未明確。
目前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可的藥品有acyclovir、valacyclovir、famciclovir,診所常用的口服劑型而言,目前健保署有放寬給付規定,口服抗疱疹病毒劑Acyclovir在「其他感染帶狀疱疹及單純性疱疹者,可給予Acyclovir 400mg 口服抗疱疹病毒劑,但是使用療程以7天為限」。

如何對帶狀皰疹相關的急性或慢性疼痛加以控制?

及早診斷及早投藥可以大幅度減低相關疼痛後遺症的發生以及相關嚴重程度。

針對急性疼痛難以忍受者或是相關神經痛的後遺症者,除了相關口服的一般止痛藥和神經止痛藥之外,也可以進行神經注射阻斷等相關減痛治療,一般約1-2周可以考慮施行一次。

自我照護注意事項

主要是要注意相關的進展,如過有持續擴大或是侵犯到五官以及生殖器等,須盡速回診。
其次是減少接觸水泡的情況,因其內依然含有大量的病毒,可能擴散到其他接觸的位置或是感染他人。
最後是傷口的仔細照護,避免發生二度感染。

需要加以注意的帶狀皰疹症狀有哪些?

  • 侵犯頭面的帶狀泡皰疹
  • 侵犯生殖器的帶狀皰疹
  • 皰疹症狀後出現單側或雙側肢體無力以及感覺異常者
  • 皰疹症狀後有發紹意識改變、記憶力下將或是人格異常者
侵犯頭面的帶狀泡疹

帶狀皰疹症狀要看哪一科?

常看診的科別有神經科以及皮膚科,但是相較至下神經科對於後續重症以及疼痛的控制上較為有經驗,因此較為嚴重者可以考慮直接掛神經科的門診。

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