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可能症狀

可能造成神經病變原因

糖尿病足病變

建議治療流程

肉毒與藥物治療結果比較

臨床神經不適程度總分
增生治療組(藍色)的改善優於對照族(橘色)

神經傳導檢查
糖尿病
周邊神經增生修復治療經研究證實有機會可以顯著改善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所造成的麻痛不適感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的症狀
糖尿病神經病變常見共有四種主要類型。,這邊討論的以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為主,這種類型的神經病變又叫做遠末梢對稱性週邊神經病變。 是最常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 一般來說,首先會影響下肢為主,然後是手和手臂。 週邊神經病變的症狀通常在晚上比較嚴重,常見的表現為:
- 麻木或疼痛感
- 感受溫度變化的能力變差
- 刺痛、灼熱感
- 劇烈疼痛甚至會痙攣
- 肌肉萎縮無力
- 對觸摸過度敏感 —— 甚至連床單的重量也引發疼痛
- 嚴重的腿部問題,例如潰瘍、感染以及骨骼和關節損傷

其他三類則為
- 自主神經病變 – 血壓、心率、流汗、眼睛、膀胱、消化系統和性功能,糖尿病會影響這些區域的神經
- 近端神經病變(糖尿病性多發性神經根病變) – 這種類型的神經病變通常會影響大腿、臀部、臀部或腿部的神經。 它還會影響腹部和胸部區域。 症狀(無力或是感覺異常)通常出現在身體的一側,但也可能擴散到另一側。
- 單神經病變(局部神經病變) – 單神經病變是指單一特定神經的損傷。 神經可以位於臉部、軀幹、手臂或腿部任一部位。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的可能原因
目前引起周邊神經病變的理論有許多,可能因為發炎、高血糖、自由基、微血管硬化阻塞等多因素引起,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最恐怖的併發症 – 糖尿病足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會導致周邊組織缺乏敏感性(感覺異常),如果因此對壓力失去敏感度,會產生三種常見的併發症:
- 局部缺血性壞死(例如,穿緊身鞋時沒有疼痛)
- 短時間內的壓力壓迫會導致立即受傷,例如:釘子、針、尖石等表面較小的物體會造成直接損傷
- 重複的中等壓力會導致組織發炎自溶。例如:對已經發炎或結構受影響的組織的持續壓力也會促進潰瘍的發展
運動神經病變則可以引起腳部小肌肉萎縮,導致腳趾錯位(爪狀趾)。此外,運動性麻痺和肌肉反射的喪失。因此,阿基里斯腱反射喪失可以做為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運動神經病變的早期徵兆。
感覺和運動的神經病變的會導致腳部受力不均勻,並伴隨不安全的步態。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神經病變和足底壓力負荷升高,會出現角化過度,甚至引起表皮下水腫形成並形成穿孔蘋果血腫。
週邊自主神經病變會導致
- 血管舒縮麻痺,導致皮下血管網動靜脈分流引起汗液分泌功能障礙。深層皮膚層的血液灌注增加,導致皮膚過熱
- 出汗功能失調會導致缺乏加濕和蒸發冷卻,足部皮膚乾燥,導致皮膚保護功能降低,增加受傷的風險
- 出現內側動脈硬化、夏科氏足(糖尿病骨關節病變)、神經性水腫、皮膚厚度的改變
- 內側動脈硬化與潰瘍風險增加兩倍和截肢風險增加三倍有關
- 細胞外基質的的彈性纖維形成受損會損害足部的活動功能,導致約 40% 的患者出現腕部和足部關節僵硬

糖尿病足病變導致細胞層次傷口癒合的功能障礙的原因
- 年齡、體液和營養狀況
- 高血糖等傷口癒合的一般損害因素外
- 導致細胞層面的改變,包括微循環紊亂、
- 發炎反應減少
- 纖維母細胞增殖減少
- 細胞激素蛋白酶譜改變
最終結果造成傷口癒合持續受損
標準治療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引起的麻痛不適感
目前標準治療流程入下圖
- 先確認是糖尿病相關周邊神經病變
- 第一線藥物: 會用抗癲癇、抗神經痛或是抗憂鬱類等藥物
- 第二線藥物: 嗎啡類藥物、新一代的抗憂鬱藥物或是局部麻醉藥物的使用
- 最後一線藥物: 更強的抗憂鬱或是止痛藥物
從上述的治療可以發現,現今對於周邊糖尿神經病變的相關症狀其實是處於保守治療緩解症狀為主的情況。

對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可能的有校的新治療方式
- 針對神經受損,可以使永增生修復治療對神經加以修復
- 藥物難控制或較嚴重的麻痛灼熱,可以使用肉毒桿菌局部注射緩解症狀 – 相關研究結果可以參考下圖,可以發現在疼痛度和睡眠品質的改善上,肉毒桿菌治療效果幾乎勝過其他兩種藥物的使用,而且維持時間也超過3個月以上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修復治療相關研究
針對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修復治療相關研究結果也有許多研究,可以先參考下方圖中的研究結果
- 首先對於神經病變的不適感總分可以看到接受增生治療組(藍色)的改善優於對照族(橘色),而且隨遮時間還會持續的進步,長達6個月以上
- 針對神經實際上的修復情況,則利用電生理檢查工具 – 肌電圖來加以測量,也可現隨著時間進展,接受增生治療組的手腳的神經傳導速度也都有明顯的改善

增生治療組(藍色)的改善優於對照族(橘色)

結論
周邊神經增生修復治療經研究證實有機會可以顯著改善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所造成的麻痛不適感,就臨床和機轉看起來,遠比藥物保守治療來的有效和值得嘗試,對於糖尿病控治療好或較年輕的患者堆測修復能力應該更好,理當一試。除次之外,在麻痛症狀治療方面,肉毒可能比傳統藥物的效果更佳,不怕針劑治療的朋友可以多加考慮。
此外,改善糖尿病的周邊神經病變,也是治療或是預防糖尿病足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資料
- Perineural Platelet-Rich Plasma for 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Could It Make a Difference?
- Treating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 Update.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versus conventional oral therapy as a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
- Neuropathy and Diabetic Foot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