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超音波
利用頸動脈超音波快來對血管內膜厚度進行測量,不僅僅可以對於腦血管的健康加以診斷,更可以方便快速的預測心血管風險
頸動脈超音波是甚麼?
頸動脈是供應大腦血液循環的主要門戶,可以說是大腦的血液門戶,供應大腦半球,另有兩條較小的椎動脈供應腦幹部分的血液。
隨著超音波技術的進步,使用超音波可以對頸動脈快色方便的血管和血液流動情況,舉例如下
- 血流速度
- 血管型態
- 狹窄程度
- 斑塊程度
- 左右對稱情況
- 腦內阻力推測

血管內膜是甚麼?
動脈壁主要由內膜、中膜及外膜. 等三層所構成,內膜與中層間最容易受到膽固醇沉積、發炎浸潤等影響,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慢慢增厚。當局部內膜厚度異常時,會造成局部阻塞或是可能會硬化破裂,形成血栓,進一步引起阻塞。
頸動脈的血管壁增厚、狹窄程度與年齡、血壓、抽菸、高血脂和血管粥狀硬化呈現正相關。

頸動脈超音波如何評估血管內膜厚度?
動脈的內膜到處都是,藉由超音波我們可以觀察到整條血管的全部情況,除了增厚,連狹窄、阻塞、鈣化、潰瘍、亂流等都可以發現,但是基於統計學及統一比較的原則,我們一般所測量的厚度為”距離總頸動脈膨大處(即將分岔處)約一公分前後的位置。

超音波下異常的血管內膜
超音波下我們可以見到原本正常的左圖,到了右圖中,血管兩層白線的結構間出現了一些灰色或黑色的雜質,這也就是發炎組織和各種脂肪斑塊浸潤,造成血管內膜的增厚。

心腦血管風險與血管內膜厚度的關係
從許多研究中顯示,內膜增厚會增加中風以及心血管的風險,原因是許多研究製出可以使用內膜增厚來對心血管本身的動脈硬化情況加以推測。
下面的研究結果則指出了兩著固然為正相關關係,但是有可互為獨立事件,即使在心血關動脈硬化輕微的組別中,頸部血管內膜增厚的人依然出現心血管有顯著增加的情況,可以推測在檢查中發現即使是無心血管異常的人,一旦檢查出頸動脈內膜增厚的結果,依然要視為心血管的風險族群來做進一步的治療。

結論
利用頸動脈超音波快來對血管內膜厚度進行測量,不僅僅可以對於腦血管的健康加以診斷,更可以方便快速的預測心血管風險,有需要的人可以來信加以詢問。
參考資料
- 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Progression as a Predictor of Stroke in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for Atherosclerosis
-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 the “Mammogram” of the Heart?
- Ultrasound assessment of carotid arteries: Current concepts, methodologies,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Carotid Intimal Thickness and Plaque Predict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 Pilo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