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疼痛修復 讓我們深入了解 – 內側足弓 – 相關解剖結構,彈性韌帶與腳踝的健康息息相關

讓我們深入了解 – 內側足弓 – 相關解剖結構,彈性韌帶與腳踝的健康息息相關

linwate

內側足弓

你是否曾經在腳踝或腳底內側感到疼痛,或是發現站整天、走太久了腳常常會痠痛,甚至連膝蓋或腰部也開始不舒服?這或許和內側足弓的健康狀況有關聯!

內側足弓是維持腳部穩定、承受體重的重要結構,而彈性韌帶(Spring Ligament)則是支撐內側足弓的關鍵組織,一旦這些結構有受損,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整個身體的施力平衡,甚至進一步發生膝蓋和脊椎的問題。

一下的內容將深入討論內側足弓的功能、彈性韌帶的重要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腳踝、膝蓋和腰部。

內側足弓是什麼?為什麼它這麼重要?

內側足弓(Medial Longitudinal Arch)是腳底三大足弓之一,負責讓我們在行走、跑步時能夠穩定踩地,並吸收來自地面的衝擊力。如果沒有這些足弓,我們的腳就像是直接撞擊在地面上,硬碰硬,沒有任何緩衝,容易產生損傷、疼痛和疲勞。

內側足弓不只是靠骨頭來支撐,而是由一組精密設計過的組織,各司其職。骨骼、韌帶和肌腱共同組成複雜結構,其中較重要的結構包括:

1.骨骼: 提供支撐

內側足弓由距骨、舟骨、楔骨、蹠骨和跟骨構成,這些骨頭互相連接,形成足弓的基本框架。

內側足部骨骼
內側足部骨骼
2.韌帶: 負責穩定
  • 彈性韌帶(Spring Ligament):負責支撐距骨頭,避免足弓塌陷。
  • 三角韌帶(Deltoid Ligament):幫助固定踝關節,提供額外的內側支撐。
  • 足底筋膜(Plantar Fascia):從腳跟連接到腳趾基部,協助維持足弓的形狀,並吸收來自地面的壓力。
足內側支持韌帶
足內側支持韌帶
3.肌腱: 協調動態控制
  • 後脛骨肌腱(Posterior Tibial Tendon, PTT):最重要的動態穩定結構,負責拉住足弓,讓它不會因為體重與活動壓力發生塌陷。
  • 屈拇長肌(Flexor Hallucis Longus, FHL)和屈趾長肌(Flexor Digitorum Longus, FDL):可以幫助腳趾抓住地面,進一步輔助足弓的支撐力。
重要的控制肌腱
重要的控制肌腱

簡單來說,內側足弓就像是一座橋,骨骼是橋樑的結構,韌帶像是鋼纜來固定橋的形狀,而肌腱則是來動態調節橋樑的穩定性。如果這些結構受損,橋就會發生變形,歪斜、甚至倒塌。

內側足弓的生物力學影響

內側足弓不只是腳底的一部分,它還影響整個身體的動力學,包括步態、膝關節和脊椎健康。當內側足弓出問題時,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跟著受影響。

內側足弓與步態控制

我們在行走時,腳掌並不是直接貼在地上,而是會經過足跟著地(Heel Strike)→中足支撐(Midstance)→前足推進(Propulsion)三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內側足弓的主要作用是:

  • 吸收地面衝擊力,減少對膝蓋和脊椎的影響。
  • 保持腳部穩定,讓我們能夠順暢地向前推進,而不會東倒西歪。

如果內側足弓塌陷,步態就會變得異常,腳會不自覺地向內翻,這種現象稱為過度內旋(Overpronation),會容易導致腳踝疼痛、膝蓋壓力增加,甚則影響整個身體的平衡。

過度內旋

足底壓力分佈與足弓受力

透過足底壓力分析(Plantar Pressure Analysis)研究,可以發現正常情況下,腳底壓力應該平均大約分佈在:

  • 後足(Heel):30-40%
  • 前足(Forefoot):45-55%
  • 中足(Midfoot):10-15% -> 應該最小

但是當內側足弓塌陷時,壓力會發生變化:中足的壓力上升,導致足底筋膜需要承受更多的拉力,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發炎、退化、病變。

扁平足的中足部壓力會上升
扁平足的中足部壓力會上升

前足與後足壓力重新分佈,會影響步態的穩定性,引起膝關節與脊椎的問題。

內側足弓異常如何影響膝蓋與脊椎

當足弓失去穩定性時,影響不只侷限在腳部,還會影響整個身體:

  • 膝關節負擔增加 – 內側足弓塌陷後,膝蓋會往內偏,造成膝內翻(X 型腿),容易發生膝關節炎(Osteoarthritis)。
  • 腰椎壓力增加 – 當足弓無法有效吸收衝力時,壓力會直接往上傳遞到腰椎,導致慢性腰痛,可能加速椎間盤的退化。
  • 骨盆前傾與姿勢不良 – 足弓異常會改變身體的重心,引發骨盆前傾(Anterior Pelvic Tilt),影響身體的姿勢,進一步引發下背痛或是頸椎痛。

可以想像,如果房子的地基不穩固,牆壁、門窗就會開始歪斜,最後影響整體結構。同樣地,內側足弓異常也會對整個身體帶來負面的影響。

足型與脊椎疾患發生機會
扁平足會使脊椎疾患發生機會上升
取自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9664620306197

為什麼內側足弓會受損?哪些人容易出現問題?

內側足弓的問題通常與年齡、性別和生活習慣有關,以下是較容易出現問題的族群:

  • 40 歲以上女性:因為更年期賀爾蒙影響,韌帶會變得較為鬆弛,導致足弓支撐力下降。
  • 長時間站立的工作者(如老師、服務業):足部長期承受壓力,可能造成足弓塌陷。
  • 運動員與跑者:過度使用足部,可能導致足弓受損。
  • 年長者(55-60 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足部結構開始退化,足弓會變得更脆弱。

如果你發現自己走路時腳內側疼痛、站久了腳會痠、甚至膝蓋與腰部也開始不舒服,那麼很可能是內側足弓出現了問題。

結論

內側足弓與彈性韌帶對於腳踝穩定性、步態控制與全身力學都有關鍵影響。當足弓出現異常時,不僅會影響腳部健康,還可能導致膝蓋疼痛、腰痛甚至脊椎問題。因此,了解內側足弓的結構與功能,對於維持整體健康至關重要。如果你有相關症狀,不妨關注自己的步態與足部健康,以免影響日常生活!

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