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是不是會復胖? 從 抽脂 之目的、脂肪細胞的再生,再到生活型態一次說明

"抽脂"會不會復胖?關鍵不在手術,而在術後生活習慣。本文深入解析脂肪細胞特性、抽脂目的與復胖機制,幫助你建立正確體態管理觀念。

抽脂 手術之後將來會不會再復胖?

這是每位對抽脂有興趣的人們最在意的問題。實際上這個議題與三個方向都息息相關

  • 脂肪細胞的生理特性
  • 手術的本質目的
  • 術後生活習慣

本篇文章將從醫學角度深入討論抽脂與體重控制之間的關係,幫助您了解相關觀念,也協助評估抽脂是否適合自己。

20250724-ni679

一、抽脂≠減重:抽脂的目的是「雕塑」,不是「減重」

首先要釐清一個重要觀念:抽脂並不是減重手術

抽脂的核心目的是進行局部雕塑,針對特定部位的頑固脂肪進行移除。

常見的抽脂區域包括:
  • 腹部
  • 腰側(俗稱「救生圈」)
  • 馬鞍部位(臀側外緣)
  • 手臂
  • 下巴與脖子下方
20250724-t3ecu
局部抽脂雕塑部位

抽脂後的體重可能只有部分變化,但身體線條與輪廓會有顯著改善。最理想的抽脂對象為體重穩定、但想進一步改善比例或局部脂肪堆積的族群

二、脂肪細胞的相關科學:抽走的脂肪細胞會再次長回來嗎?

根據相關研究,人體脂肪細胞的數量在青春期後會趨於穩定。成年後體重增加,主要是來自既有脂肪細胞體積變大(脂肪肥大可以增加到近百倍體積),而非數量增加。

抽脂手術的作用是物理性地移除一定數量的脂肪細胞。依據多數研究,這些被抽掉的細胞多數不會再生(少數研究顯示脂肪細胞數量有機會少量增加)。

💡重點抽脂部位會不會再變胖,主要取決於其他部位的脂肪細胞是否會肥大。也就是說,如果術後整體熱量攝取大於消耗,剩下的脂肪細胞仍會變大、導致體重上升。

20250724-4rh75
抽脂反彈示意圖

三、抽脂後反彈的三種常見情境

✅ 情況01:維持健康生活型態 → 不易復胖

  • 抽脂區的脂肪細胞減少,容量降低,即使稍微吃多,也不容易再次集中堆積
  • 脂肪分布相對平均,不容易只是集中於原本困擾的區域

⚠️ 情況02:攝取熱量過多 → 非抽脂部位代償變胖

  • 例如:抽腹部後,飲食仍不控制,脂肪可能轉而在臀部、背部、大腿增大體積增加脂肪細胞
  • 造成體態不對稱或線條不順,反而造成新的視覺困擾

❌ 情況03:完全不管理飲食與作息 → 全身脂肪體積重新分布以及變大

  • 即便抽脂區不易復胖,全身脂肪量仍可能累積增加,甚至轉而儲存堆積到內臟脂肪,造成後續外表無脂肪可抽的地步
  • 內臟脂肪顯著上升,脂肪肝、心包油等陸續出現,不僅體態更糟,也失去了健康
  • 體態鬆弛、失去雕塑感,常讓人誤以為抽脂「沒效」

四、術後避免復胖的三大關鍵策略

1. 均衡飲食:控制攝取品質與總熱量

  • 減少精緻碳水(如白飯、甜點、手搖飲)
  • 選擇優質蛋白質(如豆類、魚肉、蛋)
  • 搭配高纖維蔬菜,增加飽足感

2.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維持代謝穩定

  • 術後約 2~3 週,可恢復輕度運動(快走、瑜伽、核心肌群訓練)
  • 後續每週至少運動 3 次,建議宜搭配重訓,目標是維持肌肉量與提升基礎代謝率

3. 觀察體態是重點,並非只看體重數字

  • 建議直接測量、記錄穿衣感受、定期拍照對比
  • 不要完全依賴體重計,抽脂後體重變化不等於成果指標

五、抽脂不是終點,是體態管理的「重設鍵與新起點」

抽脂後會不會復胖,關鍵不在手術本身,而在於術後是否建立新的生活習慣

手術是提供一個「重置比例」的開始,但希望維持成果甚至持續進步,仍需靠:

  • 飲食規劃
  • 運動習慣
  • 自我關注體態變化

真正理想的抽脂結果,是配合生活節奏與身體重塑的長期努力。

📩 若您對局部抽脂、脂肪回填或自體脂肪幹細胞應用有興趣,歡迎與我們聊聊。

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

想更進一步了解療程?這些方式幫你快速找到答案!

🔹取得專屬建議

  • 加入官方 LINE|由團隊協助你初步評估
  • 填寫療程需求表單|我們將提供個人化建議
  • 了解常見問題與療程風險|建立完整知識架構

🔹療程內容快速導覽

  • 神經肌肉超音波檢查|超音波導引注射|針刀|肉毒止痛
  • 頸動脈超音波|幹細胞|再生醫學|TAME
  • 局部抽脂|電音波|微針電波|肉毒

🔹治療據點與服務地區

  • 雙北 & 三蘆
  • 雙北疼痛|雙北局抽 | 雙北醫美
  • 三蘆疼痛 | 三蘆局抽 | 三蘆醫美

▶ 【點我前往完整資訊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