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腳踝扭傷的患者,在急性期過後雖然疼痛緩解,走路也恢復正常,便認為已經好了,就不再繼續訓練復健動作。
- 事實上,所謂腳踝的「真正恢復」不只是疼痛消失,而是功能與穩定性的全面重建。
無論怎樣治療,組織都會留下局部的疤痕組織,並且強度比不上原本的組織,就像車禍過的車在怎樣修都不會回到新車
若我們只依賴自己的感覺、沒有經過完整的復健計畫,很容易發生:
- 感覺神經回饋不足、本體感失能
- 動作控制異常
- 慢性不穩定 (CAI) 或二次扭傷
本篇將討論中期到後期的功能訓練目標以及設計,讓我們稍微了解到復健不只是運動,而是重建腳踝記憶與穩定性的一個過程。
一、腳踝扭傷復健運動要做什麼 ? 穩定、感覺、控制都很重要
腳踝復健並不單是把肌力練回來,更重要的是 “讓腳知道該怎麼動、怎麼應變” 。
復健目標 | 說明 |
---|---|
穩定性 | 重建韌帶張力、肌力與動作協調 |
感覺回饋 | 恢復腳踝對位置、動作和本體感的感知能力 |
神經控制 | 在各種角度與突發情境下保持平衡與姿勢 |
並不是沒有外傷或是不會痛就代表已經完全好了,可以正常執行功能才是治療的最終目的。
二、腳扭傷可以走路嗎 ? 中期復健重點(第7~21天):基礎動作與負重
此階段腳踝腫脹多數已退,開始進入漸進式負重與功能性訓練的黃金期。
1. 基本的負重移重訓練:
- 雙腳站立轉移重心、單腳站立
- 利用軟墊增加感覺回饋 (例如站立在瑜珈墊、瑜珈塊或是平衡球上)
2. 活動度恢復訓練:
- 足踝畫圈、寫英文字母、內外翻主動運動
- 主動背屈訓練 : 腳跟踩地、膝蓋向前推

3. 小範圍功能性走路訓練:
- 倒退走、側步行走
- 腳掌滾動與完整的腳踝落地覺知訓練(heel strike → toe off)

腳掌滾動與完整的腳踝落地覺知訓練
4. 輔助工具:
- 彈力帶足背 / 足底方向阻力訓練
- 平衡板簡易站立訓練(限制內翻)
三、腳踝扭傷後如何提升腳踝穩定性 ? 後期復健重點(第3~6週)
此階段目標是建立動態與穩定性,讓腳踝可以應付不預期的動作情境。
1. 單腳穩定訓練:
- 單腳閉眼站立 增加本體感覺挑戰
- 單腳站立時雙手觸碰指定位置
2. 神經肌肉控制訓練:
- Bosu球 (半圓平衡球) 單腳站穩訓練
- 腳掌畫8字形、重心轉移加上外在干擾(如教練推擠)

3. 跳躍與著地練習(Plyometric):
- 原地跳、單腳跳、側向跳
- 落地控制 (不能出現晃動或痛點)
4. 功能性模擬訓練:
- 模擬運動場景 (如側步切入、快速轉身)
- 使用阻力拉繩進行控制訓練
四、腳踝扭傷不痛就是好了嗎? 誤區與迷思討論
誤區一:疼痛消失就是復原完成
- 韌帶癒合不代表動作恢復,腳踝常在看似好了的狀態下反覆受傷。
誤區二:越快開始跑步越好
- 未建立穩定性前急於跑步,容易導致關節補償與滑囊過度摩擦
- 建議至少能穩定單腳跳起落地5次才開始小跑。
誤區三:復健只靠物理治療儀器就夠
- 儀器可輔助疼痛與循環,但若缺乏功能性動作訓練,將無法真正預防復發。
五、腳踝扭傷不同族群的復健重點差異在哪裡 ?
類型 | 重點 |
---|---|
運動員 | 重視回場功能測試、強化反應訓練 |
久坐上班族 | 步態訓練、預防代償性膝痛或腰痛 |
中高齡者 | 強化感覺與平衡、預防跌倒 |
多次扭傷者 | 滑囊放鬆、腳踝支撐穩定性、控制肌腱滑動性 |
六、腳踝扭傷可搭那些加強治療項目?
- 超音波導引增生注射:韌帶癒合遲緩者的強化選項
- 超音波物理治療:幫助深層循環與滑囊放鬆
- 針對性肌內效貼紮:強化特定肌群參與
- 足底矯正鞋墊:調整站姿、減少內或外翻異常
七、腳踝扭傷何時算是好了?
指標 | 說明 |
---|---|
單腳站立10秒內無晃動 | 表示本體感覺恢復良好 |
單腳跳,且穩定落地3次成功 | 表示神經肌肉控制足夠 |
日常步態正常、無代償 | 表示已重建動作控制 |
可跑步轉向不痛 | 可回復運動或活動現場 |
超音波示滑囊無積水、肌腱滑動順暢 | 結構穩定 |
八、結論:
中後期復健是扭傷恢復的真正關鍵期。
- 若只做到疼痛消失卻未重建控制與穩定性,將可能走向反覆扭傷、慢性發炎的惡性循環。
- 只有整合穩定訓練、感覺回饋與功能動作訓練,才能讓腳踝真正康復,重返日常與運動生活。
參考資料
- Time-loss and recurrence rate of lateral ankle sprains in male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depending on the severity grade: do we trivialise LAS?
- Recurrent Ankle Sprain
- Role of Ultrasound in Evaluating Ligament Injuries Around the Ankle: A Narrative Review
-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cute and recurrent ankle sprain: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with meta-analysis
主題系列文章
- 腳踝扭傷完整康復指南:不只是拉傷那麼簡單,從急性處置到預防再傷
- 為什麼這麼多人忽略腳踝扭傷的嚴重性?
- 腳踝結構總覽:韌帶、肌腱、關節囊、骨頭一次看懂
- 常見腳踝扭傷類型分類
- 「只是拉傷」的迷思:腳踝扭傷常見誤解與忽略風險
- 如何正確診斷?超音波、X光、MRI的角色與差異
- 急性期處理原則與錯誤迷思破解
- 腳踝扭傷後復健動作要做什麼 ? 可以負重訓練嗎 ? 如何提升腳踝穩定性 ? 腳踝的功能訓練怎要做 ?
- 為什麼腳踝總是反覆扭傷?慢性腳踝不穩定的形成與預防
- 腳踝扭傷為何會復發? 腳踝扭傷有哪些後遺症? 距下關節僵硬、滑囊沾黏、肌腱滑動障礙
- 腳踝扭傷需要PRP注射嗎 ? 增生、超音波導引注射的角色
- 實際案例分享:三位不同年齡與活動量病患的處理差異
- 預後與追蹤:復原時間、復健指標與運動回歸評估
想更進一步了解療程?這些方式幫你快速找到答案!
🔹取得專屬建議
- 加入官方 LINE|由團隊協助你初步評估
- 填寫療程需求表單|我們將提供個人化建議
- 了解常見問題與療程風險|建立完整知識架構
🔹療程內容快速導覽
- 神經肌肉超音波檢查|超音波導引注射|針刀|肉毒止痛
- 頸動脈超音波|幹細胞|再生醫學|TAME
- 局部抽脂|電音波|微針電波|肉毒
🔹治療據點與服務地區
- 雙北 & 三蘆
- 雙北疼痛|雙北局抽 | 雙北醫美
- 三蘆疼痛 | 三蘆局抽 | 三蘆醫美
▶ 【點我前往完整資訊入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