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K

點完TCA的樣子

各種痘疤

TCA治療三個月對比

組織切片可以發現一年後,組織明顯增厚變的平滑

TCA相關併發症: 變凹以及疤痕融合變大
三氯醋酸是甚麼?
TCA就是三氯乙酸,屬於一種強酸,可當作去角質劑,用在淺層和中深度的情況。從2002年開始就有研究提出用在治療痘疤的效果,只是台灣直到最近才逐漸廣泛使用。
TCA的特性如下
- TCA的效果根據其濃度而變化,高濃度浸潤更深並修復更深的痘疤。
- 在安全性上,它不會被吸收進入人體,因此可以使用高濃度來治療。
- 但是在使用上要注意,使用或修復不良還是會出現的疤痕擴大和色素沉澱等並發症

TCA的療效

TCA的治療最常用於冰鑿型的痘疤,多數冰鑿痘疤因為開口小又深,不易治療,所以使用滲入良好的TCA是一個適合的治療方式,另一個可以使用的是底面未傷到真皮的淺箱型痘疤。(相關痘疤分類可以參考上圖或是相關文章的介紹)
使用TCA後,會先反白形成薄白痂皮,掉後出現黑色結痂,再小心照護7-14天黑色痂皮會掉落後會出現微粉紅的嫩皮(已經可以發現痘疤變淺,長出嫩肉),在照護1-2周皮膚會再增厚且成為正常膚色穩定下來。每個人術後的修復期會依照治療的濃度、照護方式以及治療流程有所差異。
下圖顯示TCA治療的前後對比以及接受組織學切片檢查可以發現TCA不是只讓痘疤輪廓模糊化,它還讓表皮組織真正的變厚。


TCA的濃度越高越好嗎? 相關風險有哪些?
有研究顯示高濃度的TCA的濃度越高、效果越好,100%的比起35%的單次改善痘疤效果更加,而且似乎不會反黑。(但這幾篇研究都較多是以印度人比較多)
實際使用TCA風險如下
- 局部感染
- 接觸性皮炎
- 癒合期間護理不當
根據發病時間,並發症可能是立即或是延遲發生
立刻
- 刺激、灼燒感、瘙癢和疼痛
- 持續性紅斑
- 浮腫
- 起泡
- 眼睛黏膜受傷
延遲(幾天到幾週內):
- 感染(細菌、皰疹和念珠菌)
- 疤痕、延遲癒合、粟丘疹和質地變化
- 色素沉著過度、色素沉著不足和分界線
- 皮膚屏障喪失和組織損傷
- 痤瘡樣皮疹
- 過敏反應、毒性和外翻
所以在使用TCA時仍建議尋找醫師使用,自己使用需多加小心以免併發症出現(尤其使用超過35%的TCA)。

個人使用心得
TCA的治療最重要的是選擇痘疤和適合的人,個人經驗上有一些注意事項
- 建議要搭配PRP等刺激生長療法使用,TCA是一個刺激修復的過程,但次數過多仍有一定風險存在,故在有限的次數裡我們會希望把單次效果最大化和減少治療間隔時間
- 依照痘疤的深淺大小,使用不同濃度TCA治療
- 使用TCA寧低勿高,最多就是小過較差,多做幾次而已
- 傷及真皮的痘疤不宜使用,可能效果不佳,甚至導致疤痕更大
- 膚色較深的人要小心反黑
- 使用完保濕防曬最重要,不要去摳它
參考資料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956965/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142827/
-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jocd.14611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918559/